AI Prompt Hub
K

📄 role-usage-examples.md

Role Usage Examples - 跨角色复用示例

本文档汇总了不同角色之间可以复用的提示词案例,展示了如何通过三元分类体系(category/roles/tags)实现提示词的跨角色复用。

设计原则

  • 单一来源,多视角复用:每个提示词只定义一次,通过 roles 标签支持多角色使用
  • 避免重复:不在多个角色间重复定义相同功能的提示词
  • 视角差异化:同一提示词在不同角色视角下展现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重点

案例1:技术文档审查(开发者 & 产品经理共用)

基本信息

  • ID: tech-doc-review
  • Category: product
  • Roles: ['dev', 'pm']
  • Tags: ['documentation', 'review', 'quality', 'technical']

提示词模板

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文档审查专家。请从以下角度审查提供的技术文档:

## 开发者视角关注点:
- 技术准确性:代码示例、API描述、技术术语是否正确
- 完整性:是否涵盖了所有必要的技术细节和边界情况
- 可实现性:文档中描述的功能是否与实际代码实现一致
- 代码规范:是否符合项目的编码规范和最佳实践

## 产品经理视角关注点:
- 用户价值:文档是否清晰传达了功能对用户的价值
- 完整性:是否包含了用户需要的所有使用场景
- 可读性:非技术用户是否能够理解核心概念
- 商业目标:是否支持产品策略和业务目标

## 通用审查标准:
- 结构清晰度:信息组织是否逻辑清晰
- 语言准确性:表达是否准确无歧义
- 示例质量:提供的示例是否实用且易于理解
- 更新及时性:内容是否反映了最新产品状态

请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,并按优先级排序。

使用场景差异

开发者使用场景

# 典型使用场景
- API 文档发布前的技术审查
- SDK 使用指南的准确性验证
- 技术规范文档的完整性检查
- 代码注释生成的质量评估

# 重点输出
- 技术错误和 inconsistency 的具体位置
- 代码示例的可执行性验证
- 技术术语的标准化建议
- 与现有代码库的一致性检查

产品经理使用场景

# 典型使用场景
- 用户手册发布前的内容审查
- 产品功能说明的价值传达评估
- 帮助文档的用户体验优化
- 市场材料的技术准确性核对

# 重点输出
- 用户理解的障碍点识别
- 功能价值的清晰表达建议
- 使用场景的完整性补充
- 商业目标的一致性验证

复用价值分析

  1. 效率提升:避免为相似功能创建重复的提示词
  2. 一致性保证:确保不同角色对同一文档的审查标准一致
  3. 知识共享:促进开发者和产品经理之间的理解对齐
  4. 维护简化:文档审查逻辑的更新只需要维护一处

数据结构示例

{
  "id": "tech-doc-review",
  "title": "技术文档综合审查",
  "category": "product",
  "roles": ["dev", "pm"],
  "tags": ["documentation", "review", "quality", "technical"],
  "template": "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文档审查专家...",
  "usage_scenarios": {
    "dev": ["API文档审查", "技术规范验证"],
    "pm": ["用户手册审查", "功能说明评估"]
  },
  "shared_principles": [
    "单一信息源",
    "多视角复用",
    "一致性保证"
  ]
}

复用模式总结

模式1:技术相关产品功能

适用角色: dev + pm 特征: 既需要技术准确性,又需要用户价值传达 示例: API文档审查、功能说明撰写、技术方案评估

模式2:设计规范与实现

适用角色: designer + dev 特征: 需要设计理念与实现可行性结合 示例: UI组件规范、设计系统审查、交互流程验证

模式3:内容质量评估

适用角色: creator + pm 特征: 关注内容质量和用户价值 示例: 文案审查、内容策略评估、用户体验文案优化

模式4:全流程协作

适用角色: dev + designer + pm + creator 特征: 需要全角色参与的综合性任务 示例: 产品发布检查、用户体验审计、质量全面评估


实施建议

  1. 识别复用机会

    • 分析现有提示词,识别功能重叠的案例
    • 通过 roles 数组标签支持多角色
    • 建立提示词功能地图,发现复用潜力
  2. 统一模板设计

    • 在提示词中明确不同角色的关注点
    • 提供角色特定的使用场景说明
    • 确保模板语言的通用性和适应性
  3. 使用引导优化

    • 为不同角色提供差异化的使用示例
    • 在角色工作台中智能推荐相关提示词
    •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持续优化复用推荐
  4. 质量保证

    • 建立跨角色提示词的审查流程
    • 定期收集各角色的使用反馈
    • 根据实际使用效果调整复用策略

后续扩展

  • 添加更多跨角色复用案例
  • 建立复用效果的量化评估指标
  • 开发智能提示词推荐系统
  • 建立提示词复用最佳实践库
原文链接: 查看原始文件